富平吴东无底鸳鸯秋千

0 Comments
富平柿饼网

秋千, 用途游戏用具,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人随蹬板来回摆动。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

今天小编给你介绍

咱富平的一项

民俗技艺

富平吴东无底鸳鸯秋千

在陕西省富平县美原镇,有一种设计惊险巧妙且有着浪漫爱情故事的民间活动——吴东无底鸳鸯秋千。2011年,吴东无底鸳鸯秋千被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流行富平县美原、留古、上官等地。据古书载,秋千原写作“揪迁”,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渊源:源于浪漫的爱情故事

吴东无底鸳鸯秋千的传承人刘建社介绍,秋千在美原镇吴东村是一项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传统民间文化体育活动。这项活动起源于十八世纪中,就是清朝嘉庆年间,由村里一位刘姓老艺人引进。开始的雏形比较简单,随着历史的变迁,祖辈们经过不断地实践和创新,使得秋千的结构、工艺和技巧日臻完善,逐渐形成现在的无底鸳鸯秋千。

美原吴东无底鸳鸯秋千 摄影:地平线
据传,初期只是叫无底秋千,因为有男女青年对打,在快乐的气氛中萌生爱意,终结为夫妻,类似少数民族的对山歌,于是便加上“鸳鸯”二字,赋予了这一民间活动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清明时节,春暖花开,人们在感怀祖先,慎始敬终的同时,参加这一活动,活跃文化生活促进感情的交流。

美原吴东无底鸳鸯秋千 摄影:地平线
又因为清明时节,渭北地区干旱少雨,先辈们为了祈雨,在秋千上端竖立一根十几米的木杆,刺向天空,意为“一杆戳破天,甘露降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祈雨的初衷已渐渐淡化,现在人们荡秋千,更多的是强身健体,活跃生活,促进乡邻和谐的民间活动。

美原吴东无底鸳鸯秋千 摄影:地平线
无底鸳鸯秋千是美原吴东村参与人数众多、规模极大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群众性活动。每年农历清明节前后,村民们便自发地“扶”起秋千,一般有两架秋千,有时各村各组都有。村里的男女老少齐上阵,上至七八十岁的老翁老妪,下到五六岁的孩童,都能在秋千上荡上几个来回。

特点:无底且底座不固定

吴东村的无底鸳鸯秋千结构独特,造型巧妙,可谓独一无二。无底鸳鸯秋千的特点是无底且底座不固定。把两个或三个碌碡重叠竖起,再在碌碡上放一鼓石,鼓石上面立一根五六米高的立柱,在立柱顶端固定一根横梁,两边各吊一个秋千,再用六根牛绳拉稳。在鼓石和立柱衔接处立一根长约20厘米,粗约8厘米的支木,在支木和立柱间放一铁球。秋千荡起,铁球随秋千的荡悠而缓慢滚动。上边的立柱也随着铁球的滚动而晃动,有惊无险。为了美观,人们还在秋千两边各挂一个大铜铃,并在上面悬挂若干小铃,装饰松柏枝叶和彩旗。

图为2018年清明前夕开展的无底鸳鸯秋千活动

荡秋千可分为单人表演、男女对打、两人竞打、站打、坐打等各种形式。人荡秋千时如同飞燕穿梭,周围彩旗飘扬,观者欢声雷动,场面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秋千活动中,还会举行一些其他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吸引着十里八乡的人前来观看。

发展:通过淡村秋千园来推广

“其实秋千本身就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活动,能够增强群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可以营造安定、祥和的氛围,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很大作用,而且无底鸳鸯秋千的结构造型独一无二,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所以保护和发展是势在必行。”

近年来,富平淡村镇打造传统文化体验区淡村秋千园,建设传统秋千10余座,秋千园内还有转轮秋、架子秋、磨盘秋等,连座椅也是秋千摇椅的造型。秋千园的建成,突出了富平地域文化内涵,极大丰富了来客观光体验,每日客流熙攘,深受欢迎和叫好。

也让外地的游客到富平来了之后可以看到无底鸳鸯秋千,可以体验无底鸳鸯秋千,也能欣赏到无底鸳鸯秋千的美,回去后向更多的人宣传,让无底鸳鸯秋千走得更远。

身为富平人,

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

不能流失,

应该继续将

它传承下去。

        富平柿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