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双酒小学有个教师屈晓红!

0 Comments
富平柿饼网

【渭南日报 记者 毕云丹】他虽有父亲母亲,却没有一个完整的家。父亲早年因为投资失败,欠下债务,于是选择逃离,留下母亲守着他和哥哥过日子。
因为扶贫,蒲城县双酒小学教师屈晓红开始走进杨洋(化名)的生活。
由最初的帮扶学业,到生活中的吃穿用度,久而久之,9岁的杨洋开始喜欢屈晓红,直到有一天,他不由自主地喊了屈晓红一声:“妈妈”。

快到六一儿童节了,教师屈晓红筹划着给杨洋买节日礼物。
“儿童节,你喜欢什么样的礼物?”课间时分,屈晓红弯下腰问8岁的杨洋。
“妈,可以要一套试题吗?”杨洋反问。
“除了这个,你还可以再挑件别的。”屈晓红有些吃惊,也有些心疼。
放学后,她带着杨洋买了他想要的试题。接着又领他来到一家商场,希望他可以选中心仪的礼物。一圈走下来,杨洋什么也没有选。
瞅了瞅他身上的衣服,屈晓红临时决定帮他买一套夏季的衣服。试好、穿上衣服,屈晓红笑着说:“这个不算礼物,是对你前段时间学习进步的一个奖励。”
“我们又多花钱了。”杨洋看着衣服,一脸不高兴地告诉屈晓红。
买完衣服和试卷,杨洋领着屈晓红去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小广场。那天下午,两人坐在广场台阶上。一个8岁的小男孩把自己喜欢的电视剧、班里发生的开心事,甚至哥哥喜欢的种种一股脑地说给屈晓红听,俩人说着笑着,宛如世间最平常的一对母子。
晚上回到家,刚一进门,屈晓红上初中的儿子走过来捧着屈晓红的脸,蹲在她面前,一脸期待地望着屈晓红:“妈妈,今天六一,宝宝的礼物呢?”屈晓红顿时语塞,忙了一整天,把儿子给忘了,她赶忙道歉。
杨洋的母亲是一位80后,早些年跟着丈夫做计算机培训班等生意,后来因经济转型而遭遇寒冬。丈夫走后,杨洋的母亲在一家监测站谋生,微薄的收入照顾一家人的生活略显拮据。周六周天,杨洋母亲加班,杨洋和哥哥经常会被送到学校附近代家村外婆家度周末。
一日,适逢周末,屈晓红惦记疫情期间杨洋部分功课掌握得不够扎实,决定去杨洋外婆家看看。没想到,老公也站出来决定与她同行。就这样,俩人在附近超市买了很多水果和零食驱车朝着代家村出发了。
来到杨洋外婆家大门口,屈晓红看到,家里只有四个孩子没有一个大人。看到妈妈屈晓红,杨洋开心坏了,再一看,发现还多了一个人,杨洋又有些羞涩。他拉着屈晓红的手让她和丈夫坐下,又忙活着去找舅舅买给他们的零食。
“每次去,孩子恨不得把所有他认为好的东西都给我吃。”屈晓红说着有些眼圈发红。
此时,屈晓红的丈夫告诉孩子们不用忙活,先把各科的作业拿出来,让屈老师检查。孩子们这才明白,屈妈妈是来检查作业的。问过后,屈晓红才知道,杨洋的母亲生病了,外出打针。外公和外婆一个在附近菜场帮商家装蔬菜,一个在别处打工挣钱。
在屈晓红忙着帮孩子们辅导作业时,杨洋的外婆从菜场回来准备给4个孩子做午饭。看见屈老师夫妇在家帮忙给他们辅导作业,老人拉着屈晓红的手一再表示感谢。说完把家里的一些情况倾诉给屈老师:“想挣点钱给儿女们减轻点负担,给几个娃们改善一下伙食。”听老人倾诉,屈晓红不由得心酸起来,更坚定了她把杨洋继续照顾下去的信心。
忙完一天,屈晓红夫妇与孩子告别。回家路上两人商量着:“以后,周天看孩子别买其他的,给他们买些肉,买些菜,做顿可口的饭菜,难得娃娃们周天都在家。”屈晓红抬头望了一眼丈夫,拉了一下丈夫的右手,于是,两只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帮扶3年多,屈晓红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初识杨洋那会,一个怯懦、黑瘦、腼腆的男孩子,站在母亲背后,偷偷探出头看了一眼老师,又低下头。不得已和老师面对面交谈,总是站着不敢坐下,低着头红着脸若蚊子般细小的声音嗫嚅。“即使我天天用柔和的声音和他拉家常,他也不会‘正眼瞧我。’”屈晓红笑着回忆起。
现在,老远只要看见屈晓红:“妈,你找我?”“妈,我想跟你说个事。”“妈,你能不能帮我买个学具?”阳光自信,乐观主动,不叫妈不开口说话,已经成了杨洋的一个习惯。

        富平柿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