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头镇柏门村 || 好运古建杯澄城村落记忆

0 Comments
富平柿饼网

认识柏门村

杨学恭 杨浩宸

陕西澄城县柏门村,位于县城东偏南7.5公里处,东距澄合界河—大浴河1公里。村落的东边是沟壑,适合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柏门村林场的辉煌时期曾获得省市县赞誉。其余三面是平原,土壤肥沃,适合粮棉油作物生长。柏门村是远近闻名的大村,有八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三千多人。周围十几个小村:东边有刘家河、柏门村河、杨家河、党家河;西边有岭上、神后、程赵;北边有城墙头、前西夏、后西夏;南边有璞(po)地、璞地庄。由于村大影响大,柏门村曾经是省级重点扶贫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柏门村幼儿园和小学接纳了周围村的孩子。县城-柏门村的公交班车每天往返十几个班次。
解放前实行保甲制度时,柏门村隶属代庄联。解放后,1950年柏门村隶属五区(交道)六乡(神后)。1955年撤区并乡,隶属雷家洼乡。1958年澄城划分给蒲城和大荔后,柏门村隶属红旗(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9月恢复澄城县后,隶属雷家洼公社(乡)。2011年机构改革,撤乡并镇,雷家洼乡并入庄头乡。

柏门村演变
即将消逝的柏门村,慢慢远去了,那是沟壑纵横的黄土苔塬中的村落,仅仅只有记忆中的落败的残垣断壁,在一次次返乡中湮灭了。
据老人讲,从山西老槐树下迁来时,弟兄三个,一个是父母牵着,两个各在扁担的两个箩筐挑着来到了这个村子的塬下,现在去柏门村河的半道老祖宗住的土窑还在。这个村子原来叫马家,某一年,马家人因一种瘟疫死光了,老祖宗慢慢迁上塬来。
因为弟兄三个老大叫柏门,与老祖宗在这里定居下来,所以村子慢慢演变称呼,改叫柏门村了。其他两个弟兄分别迁往北边的两个村子,一个叫义合,另外一个一说在大荔的杨家坡,一说在北安。

随着后代的繁衍,人口越来越多,开垦的土地越来越远,逐步在岭上、城墙头、柏门村河劳动时,因为地很远,中午甚至晚上搭个草棚临时休息一下,慢慢就定居下来。形成了周围三个自然村—-岭上村、城墙头村、柏门村河村。老大和祖先定居在中心村—柏门村,现在祖坟保留完好,在二队的南边,南胡同的东上部。文革期间及以前,清明节轮流由8个生产队和自然村敲锣打鼓,鞭炮山响的祭奠。
2011年4月5日,澄城县庄头乡柏门村、义合村、城墙头村、岭上村、柏门村河等五村杨氏家族后裔千余人,载歌载舞,举行盛大祭祖仪式。柏门五村杨氏家族的始祖,是明朝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迁民到柏门村,迄今六百零八年,繁衍二十五代人。
因时局之故,杨氏家族像、家谱一炬成灰,这次新立家谱由柏门村后裔发起,得到了义合、岭上、城墙头、柏门村河四村同根、同族、同胞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三议其案,协同部署,分工实施,各自立谱,五方存档。新谱中五村共有入谱人数4701人,其中自字辈10人,云字103人,树字350人,问字873人,尚字1373人,元字953人,顺字617人,林字331人,忠字77人,孝字13人,文字1人,有职称级别的共159人,其中地师级6人,县团级26人,科级44人,教授4人,高级工程师11人,工程师68人。

柏门村有个杨家家庙,在南槐院,前后大房,前房作为合作社,由从县上移民回来的老高买卖小商品,说一口的河南话,村民们买些煤油、洋火、马灯、面酱、布匹之类的小商品,后房储备一些商品。文 化 大 革 命期间经常在那里吊打五类分子、戴高帽之类活动,给我的感觉很阴森的。
家庙门前我记得有两个高高的石柱香炉,文革期间一个大中午被拉倒了,我当时还在场的,把拉到的石柱最后砌在了门前重新围起的砖墙上面,我们经常在半圆的石柱上行走,以比赛谁能走得稳。家庙里演绎了许多恩怨情仇,至今影响着一些后代的关系。


寻踪觅迹柏门村
旧村及古迹
经历几百年的风雨和变迁,柏门村旧貌换新颜。尽管旧踪难寻,对历史的记忆却浮现在眼前。应把村子的过去告诉后辈人。
1.槐院:柏门村人把农村的巷道叫槐院,因为渭北农耕文化自古以来,农民在大门外普遍种植国槐,认为门前屋后桑树、柳树、杨树不吉利。俗语: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前不栽鬼拍手)。巷道两边都是槐树,因此把巷道称槐院。槐院多为东西走向的大路,路北为向阳庄子,路南为背阴庄子。两条主要巷道:南边的叫南槐院(也叫前槐院),附带的小巷道有西场(读chuo)、南胡同、南场(读chuo)、巷巷(读hanghang),成立生产队时、自西向东依次为一,二,三,四队;北边的叫后槐院,也附带一些小巷道,自东向西依次为五,六,七,八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1984年公社改乡,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小队改为村民小组。

2.姓氏和家庙:过去柏门村人都姓杨,俗称一户杨家。按照家谱有严格的辈分,男性族人都有小名和官名,官名记录在家谱上,姓名中必须有表示辈分的字,家族中目前用的字有:云、树、问、尚、元。“云”字以上辈分的人都已作古,“元”字以下辈分的人不知道该用何字。由于文革中把家谱等文物焚毁,“云”字以前,“元”字以后就无从查考。据老辈人讲,每隔若干年都要由族长主持隆重的续谱仪式,按祖制确定哪些人可以记在家谱上,哪些人不许上谱,并制订后几辈人姓名中应当用的字。祖宗的家法规定同姓不通婚,从人类优生优育的角度讲,有一定科学道理。现在只要符合《婚姻法》,同姓结婚已经被群众认可。

杨氏家庙现在位于新农村的东边。以前在村子中间,南槐院西头的显赫位置。坐南向北,是一座四合院式巍峨的古建筑。大门口有比巷道高1米的月台,大约50平方米,月台边的围墙高1.5米,围墙上沿砌半圆柱型青石条。月台上有两根大理石“旗杆带斗”,有点像天安门前的华表,分立大门左右两侧。门房为三大间两边滴水大房,高约10米,房脊上是莲花牡丹龙头鸡兽。中间为大门,大门高约3米,门楣上方砖雕“杨氏家庙”四个大字,门口左右两廊砖墙上分别阳刻着“祖德宗功远”和“水源木本长”以及“道光四年阳春三月”(即1824年建)。告诫后辈子孙:水的本是源,树的本是根,不要忘了根本,要牢记祖宗的功德,虔诚地祭祀祖先。进了大门东西两边是厦房,中间天井古砖铺地。南边是上房(正房),供奉着祖宗的牌位。正房也是三大间两坡滴水,比门房更高大雄伟,左右还带有厢房。厢房和厦房的夹道各植一株高约10米的古柏。据说正房比门房修建的早几年,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正房内的面积大约100平方米,只要看到高大的祖宗牌位和彩色画轴,就令人肃然起敬。只可惜牌位和画轴文革中毁掉了。现在家庙已经修葺和加固,仿制了祖宗牌位,但长十几米宽4米的祖宗画轴却无法复制了。

有人要问,在封建社会其他姓氏叫宗祠,为何杨氏叫家庙?据传杨家先祖曾被封王,所以才敢称家庙。家庙向南大约200米是祖宗的陵墓,人称“老陵”。陵墓周围有围墙,陵园内的古柏、石碑石案、石柱石兽等文物早已不见踪迹。每年清明时节都要扫坟祭祖,不仅柏门村以及城墙头村、岭上村、柏门村河、杨家河村的杨姓族人汇集柏门村,而且远在县西几十里的杨姓族人也派代表来扫坟祭祖。祭祖活动庄严隆重,热闹欢乐。要唱大戏、打社火、敲锣鼓、扭秧歌放电影、荡大秋千等等。周围村落的亲戚朋友也来观摩,分享节日的欢乐。
[杨姓的来源] 杨的先祖有两支:一是周代唐叔虞的后代封于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子孙以封邑名为姓。二是周宣王的儿子尚父,他被封为杨侯,子孙以他的爵名为姓。柏门村的杨氏一族据传来自山西洪洞。
3.庙宇:柏门村原有大小庙宇几十处。由于村大目标大,且交通比较方便,经历军阀混战和国内战争,砖木结构的庙宇大多被拆除,拉运到作战的地方修筑工事堡垒。剩余的树木砖瓦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如大炼钢铁)挪作他用,剩余下泥塑石雕的神像也在劫难逃,损毁殆尽。最东边在半沟建有消息庙,解放前被拆毁,砖瓦解放后用来修学校。南槐院东头有观音庙,现在遗存的两孔砖窑洞(座东向西)北边的那孔窑就是观音庙。南边的那孔窑原来是村东出入的门洞,东西两头洞口上方有砖雕“入而息”和“出而作”。
村子的东南原有一处建筑群,包括魁星楼、佛爷院、尼姑庵等。魁星楼有五层楼高,底座为正方形夯土塔,高约10米,四面用青砖包砌,塔座上建有阁楼。魁星楼表达了故乡人民对文化知识的渴望,但只有解放后才扫除了文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涌现出大批文化科技人才。佛爷院正殿座北朝南,殿内高大的泥塑神像:如来坐莲花台、文殊骑青狮、普贤骑白象,四金刚、八菩萨、阿罗、揭谛、大曜和伽蓝。大殿雕梁画栋,尤其是五彩壁画十分精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即使大殿被拆毁十余年后,不知古代画工有何秘方,壁画虽经过风吹雨打日晒,仍然色彩鲜艳。护法韦陀庙面对山门背靠大殿,威风凛凛。在一孔较大的砖窑洞内有两尊石佛令人称奇,因为其中一尊敲击时能发出金属的声音,宛如铁浇铜铸。当年有和尚管理佛爷院,佛爷院有土地出租。而尼姑庵是两孔朝东的小砖窑,尼姑们管理着“送子娘娘”庙的香火。在南槐院还有马王庙。西头有药王庙(解放初曾开办小卖部)。
在家庙斜对面是大(tuo )庙(即柏门村小学旧址处),庙内供奉孔子像,大庙座北向南,高大巍峨。大庙前是广场,广场南边是戏楼。大庙和戏楼解放前被拆毁,遗留的大理石台阶成了儿童玩耍的地方。台阶两边的石条是儿时的滑梯,天长日久被青少年摩擦得光滑如镜。相传清末民初在大庙前的台阶上曾用铡刀处死过囚犯。
后槐院有关圣庙、无量庙、土地庙等等。其中关羽的圣贤庙设计巧妙,每当人们推开殿门时,风铃响亮,关羽、周仓、关平的衣服随风飘动,目光炯炯,令人不寒而栗,肃然起敬。据传有一年国民党匪军拆圣显庙时,有大蟒出现,爬上屋顶的士兵吓得滚落下来,匪军们只好作罢。无量庙在后槐院东北的一孔大砖窑洞 (俗称后洞)。供奉无量寿佛,是大旱之年祈雨的重要场所。祈雨活动相当隆重热闹,仪仗大队有旌旗队、锣鼓队、(三眼)火铳队、马角队等。马角由蓬头跣脚的中青年男子扮演,精神亢奋,手执麻鞭,似乎神灵附体,身后有人拽曳。请龙王,祭风神,晒土地神像等。男人们都要参加祈雨队伍,人人头带柳条圈。在无量庙安排人三班轮换着烧香念经。还要派代表去北山的九郎庙(救郎庙)要雨。分为文要和武要,其它地方是文要,只有柏门村是武要(用三眼铳轰山门),传说理直气壮的原因是神仙吃过柏门村施舍的砣砣馍。人们用净瓶从庙内的井中吊水,瓶里水量预示着降雨的多少,然后由专人护送到无量洞,供奉在神案上,等待降雨。
解放初各庙宇无人经管,只剩下残垣断壁,窑洞以外的神像任由风吹雨洒日晒。青少年常去玩耍,发现每座神像体内是空腔,在后背处都有一个小圆洞,手伸进去可以掏宝,大多数是“护心镜”和戥子(一种小型的秤),寓意神佛心明如镜,判断事情公平得分毫不差。
4.寨子:在南槐院东头有寨子遗址,寨子是村民的避难场所,能阻止兵灾匪患。寨子三面是深沟,只有南面寨门和巷道相通,周围是高大的夯土城墙,城墙上有炮楼等自卫设施。寨子易守难攻。寨内有神庙、民房、水窖、仓库、马厩等生活设施。寨内地道既可通富户人家,还可通东沟,万一寨子失守可以逃命。地道类似电影《地道战》中的地道,有许多进攻和防守的暗道机关。

5.瓦盆窑:东沟有烧制陶器遗址,遗址有工人居住的土窑,烧制陶器的窑炉,挖取制陶高级原料—黏土的土窑。从残留的陶器碎片看,有大量的瓦罐、瓦缸、瓦壶、玩具等生活用品;也有陶制的佛龛、小型神庙;还有各种神像如土地爷、观世音、财神等。工艺水平很高,相当精美。他们很可能是烧制秦兵马俑工匠的传人。后来旧社会黄淮地区经常发生水灾,大批河南,山东,安徽,苏北灾民逃难来到陕西关中地区。会制陶工艺的难民发现柏门村东沟瓦盆窑,善良的柏门村乡亲同情难民,让他们在此制陶谋生。灾年过后,他们返回原籍。再遇灾年时,另有灾民到瓦盆窑谋生。一直到临近解放,瓦盆窑才被废弃。
6.双碑碑:后槐院西头,在通往县城的大道旁有两座墓碑,是村子西边的标志。两座石碑用青砖保护,高约十几米,是明清贡士的纪念碑。此外村南也有几座石碑,分别是表彰为官清廉或表彰诰命女性。
7.涝池:柏门村地处渭北旱塬,群众生活用水依靠水窖,牲畜用水和群众洗衣依靠涝池。全村共有三处涝池:一个涝池在南槐院东头观音庙前,这个涝池的浮萍草相当有名,每当夏季蓄水,繁殖很快的浮萍像绿色的缎被覆盖水面。即使春旱时涝池干涸几个月,一旦有水,浮萍就会神奇的覆盖水面。曾经有人把浮萍移植到其它涝池,却难以生存。另外两个涝池在后槐院,东边的叫罐池,形状为长条形,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约10余米,水较浅,蓄水量较少。西边的叫大涝池,形如大碗,蓄水量最多。历史上,三个涝池夏季蓄水多,青少年游泳洗澡时,曾有人溺水身亡,大涝池尤甚。60–70年代兴修水利,五一水库和友谊水库建成,缓解了人畜用水困难。80–90年代村里通了自来水,涝池废弃。南涝池和罐池填平变为复垦的耕地,大涝池成为农民承包的菜园。
8.魏长城:战国时期,澄城隶属魏国,魏国在此修筑长城防御秦国,柏门村西北角的城墙头村由此得名。经专家考证,在魏长城遗址立碑,加以标志和保护。


古风秦韵柏门村
民间艺术及娱乐
1.秧歌旱船跑马马。唱秧歌、划旱船和跑竹马都是场地艺术。在春节、元宵节晚上,演出队伍就地落场,群众围场观看。一般选择家庭比较富裕且门前场地宽敞的地方落场,演出前后主家都会用茶果酒菜款待演员和观众,答谢送节目上门。一个晚上要在4、5个地方落场演出。
扮演秧歌头的民间艺人一手搭伞,一手执扇,在鼓锣和小铙等乐器伴奏下,带领秧歌队翩翩起舞,说唱形式有领唱、对唱、合唱。内容以男女爱情、传说故事、民间笑话和时政宣传为主。秧歌头口齿伶俐,机智应变的演唱,常常逗得观众欢笑喝彩。
旱船又叫花船,船以彩纸糊成船舱前后挂彩灯或镜子灯笼两对。船舱外面装饰玻璃镜子。船舷边缝挂布围帘。船中女子用手提船,碎步快走,真像美女坐船中,船行水上。船边的男伴,作艄公打扮,手执木浆。旱船表演出顺行、逆行、迎浪、避礁、急救、搁浅等。同时男女对唱博得观众的共鸣。
竹马以纸(布)盔糊成马型,外表刷漆。漆色有红、黄、褐、蓝、黑。马鬃马尾用丝线或骡马的尾毛制成。马的头颈带串铃,表演时马的头颈系在演员腰前,马臀尾系在腰后,演员腿用裙子遮掩,好象人骑在马上。马队通常5-6匹,骑士穿戴戏剧的武将服装,每匹马有一个马童(马牌子)。在锣鼓伴奏下,马声嘶鸣,串铃响亮,马童翻筋斗,打旋子。马队列队跑圆场,然后变换队形。表现出骑士的威武和马童的勇敢。最后谢场的竹马是黑驴,把犟驴的习性表演的淋漓尽致,引起观众欢呼轰笑。
2.打社火(读sha hu)。社火是一种街道艺术,社火是把彩旗、锣鼓、舞蹈、杂耍、秧歌、戏剧、礼炮、抬杆综合为一体的大型活动。通常在清明节等社祀时打社火,社火的阵容是一条龙,前面是社火头,中间是社火身,最后是社火尾。社火头由10-20人的三眼铳手开道,气势剽悍,边走边放。接着是彩旗队,锣鼓队。社火身有龙头、龙项、龙身、龙爪和龙尾组成。龙身以摇杆为中心,摇杆是5-6米长的竹杆,杆头绑鸡毛掸子,杆身缠挂彩色绸绢。耍摇杆的壮汉是社火队的总指挥,队伍行进的快慢,锣鼓乐队节奏都听从摇杆指挥。随后是抬杆队,抬杆也叫“芯子”。抬杆由底座和杆身构成:底座是结实牢固的木桌,木桌中心竖立酒瓶粗细、1米多高的钢铁立柱;在立柱上按一定规律把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钢铁构件组合成杆身。抬杆像一株钢铁大树,在树杈、树枝处安装由儿童扮演的戏剧和民间故事的人物造型。抬杆有3-5层,高10-20米。令人惊叹的是,在没有电焊的古代,铁匠们能把拇指粗细的铁杆之间连接的十分牢固,杆梢悬挂体重几十斤儿童确保安全。抬杆结构精巧,固定儿童的架子舒适得体、高低可调,真人和假体穿上戏服后真假难辨。抬杆由几十位力士抬着沿巷道平稳巡游。扮演的戏故事有:《长坂坡》、《打銮驾》、《苟家滩》、《八仙过海》等亮箱戏。抬杆在南槐院中段的巷巷组装,窑洞上面的平台就是组装的地方。几架抬杆轮流演出。抬杆两旁各有4-8名手执红棍的青年,维持秩序。社火活动持续几天,每天结束时社火尾(SHA HU YI )是滑稽搞笑的故事,男扮女装的媒婆骑牛,亲家母打架,猪八戒背媳妇等等。打社火时前后槐院进行比赛,不仅能娱乐身心,振奋精神,而且能团结群众,培养和发现人才。
3.自乐班。柏门村群众自古以来喜欢秦腔,也涌现出许多演唱人才。解放前在大庙前的戏楼演出,60年代在南槐院中段修建戏台(现在弃用,仍保留);2006年在文化广场新建戏台。自乐班一般是冬季农闲排练,在正月十五、清明节、七月七、八月十五等节庆时演出。导演由老艺人担任;唱腔是中路秦腔(也叫乱弹咣咣);服装道具是社火的戏装,(生旦净末丑的服饰十分齐全);解放前演员全是男性,解放后妇女也参加演出;文武场面乐队是有乐器天赋农民。演出时,也有管家河、璞(读PUO)地、神后、城墙头等村的演唱人才加盟,过一过戏瘾。演过的全本戏有:《铡美案》《游龟山》《周仁回府》《三滴血》,现代戏《血泪仇》《三世仇》《梁秋燕》;折子戏有几十折。以前柏门村还有松木制作的活动戏台,立柱、横梁、台板用铁栓、链扣就把它们组合成戏台。晚上演出的照明解放前用清油灯,解放后用汽灯,现在用电灯。可惜的一是文革中戏服道具被烧被盗;二是老艺人去世后,自乐班后继乏人,再也办不起来了。以前依靠本村自乐班演出,现在请专业剧团在文化广场演出。还有一些与时俱进的娱乐形式在兴起,如舞会、清唱、电影、卡拉OK等。


育德培才出壮苗
柏门村学校变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柏门村的文化教育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程,封建社会只有财东家办私塾,学生是有钱人家的子弟,教师是落第秀才。民国时期有了村办小学,学生多为富家子弟,大约20-30余人,聘任2-3名教师,膳食由学生轮管。学校设在家庙,并且在家庙月台的东北角建造“字纸炉”,师生不用的书报废纸不准乱扔,要求投放到字纸炉内,统一焚化,教育学生养成爱字惜纸好习惯。旧社会,穷人家上不起学,有的富人家认为读书无用,也不让子女上学。

解放初,教师由聘任改为统分制,4-5名教师,学生50-60余人,开始有女学生。学校设在家庙内,实行复式教学,1-3年级在上房,2-4年级在西边厦房,教师在上房的厢房和东边厦房住宿办公。学校附设冬学和夜校,小学教师兼任教员,以扫盲识字为主。当时,设施简陋,桌椅板凳高低长短不一,学生年龄差距也很大,例如一年级年龄最小5-6岁,年龄最大15-16岁。学生中途辍学,到四年级时学生最少。能考上高小(五、六年级)的学生更少,而且要到县城、交道或代庄上学。
1954年柏门村初小附设高小班。1956年筹建公办全日制完全小学,在家庙对面建校,陆续修建了比较气派的学校大门,围墙,操场,和大瓦房的教室。添置正规的课桌板凳、文体教具和教师办公桌椅。上级配制了风琴和少先队的洋鼓洋号。学生200-300名,外村学生在村民家中借宿。教师10余人,开办教师食堂,结束了学生轮管。1956-1957年的“除四害”运动,每个学生要上缴一定数量的老鼠尾巴和麻雀腿,以证明完成了多少任务。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又让师生上缴钢铁,参加“大协作”劳动。甚至让五、六年级师生一个冬季,远离学校,自带干粮,到小赵家河村搬石垒坝。在垒坝劳动中,未成年的小学生十分辛苦,有时还要“夜战”。没有设计,没有工匠,没有大人参与的情况下,老师要担多大的安全责任,石坝第二年就被洪水冲垮了,真是劳民伤财。1960–1962年在“一平二调”的形势下,学校的部分校产被无偿拉到雷家洼筹建农中。
1969年,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公办教师回原籍,柏门村小学改为七年一贯制学校。后来,公办教师实行调动,全校3-4名公办教师,10几名民办教师,民办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力。从学前班到初中大约十几个班,300多名学生。小学五年制,全是本村孩子,初中两年制,兼收外村学生。学校在这几年为普及小学教育,扩大初中教育成效显著。1976年在村西头选新址修建学校,各生产队出物资出劳力箍窑建房,学校面积扩大了几倍。1980年小学改为四二分段,初中三年,随后柏门村学校的初中停办,学生统一到公社中学。2000年村委会开始集资捐款修建教学楼,2001年10月建成现代化的三层教学大楼(建筑面积1480平方米),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现在的柏门村小学和幼儿园是全村的标志性建筑,几公里外就能看见学校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千百年以来,柏门村人民渴望通过教育改变贫穷落后,在村东南修建“魁星楼”,希望能多出文魁武魁光宗耀祖。可是,几百年只考中1名武进士,2名武举人;没有人考上文进士,仅有几名初贡和拔贡和少数秀才。从清末(1906年)废科举到解放初的50年中,没有人考上大学,中专、高初中毕业生也屈指可数。从1956年以来,学校教育初见成效,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青年成为农村的骨干力量。尽管有各种政治运动的干扰,柏门村坚持办学育人,能人辈出。尤其是从1978年开始,考上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
备注:科举制度,县级考试叫童试,考中者叫秀才(生员);省级考试叫乡试,考中者叫举人;国家级考试叫会试,考中者叫贡士;贡士经殿试,考中者叫进士,前三名叫状元、榜眼、探花。初贡、拔贡是从秀才、举人中考选的保送生。秀才是一种身份,举人有当官的资格,但不一定当官,进士是全国统一分配的官员。

        富平柿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