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涛 | 柿乡记忆

0 Comments
富平柿饼网

明代诗人蔡文范有诗云:“露脆秋梨白,霜含柿子鲜”,说的就是经过露水的秋梨更白了,经过霜的柿子更鲜红。每年霜降节气到来,门前屋后的柿树上,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犹如一颗颗红灯笼。“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唐朝人刘禹锡更是对这番景象所折服,这吸取日月之精华的生物着实有它的魅力所在。

我的家乡富平曹村镇,地处陕西关中北部,几千年来盛产独有的富平尖柿,老祖宗更是传下来特有的柿饼加工方法不断延续,代代相传。如今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借助现代商业和物流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柿饼产业链,成了父老乡亲致富的重要途径,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记得在我小时候,家里就有几棵柿子树。其中一棵足有六七米多高,树冠方圆也有十多米,树干很粗,足有两三个大人合抱才能围起来。这树长在半山腰的埝上,大概是由于梯田改造的缘故,一半根都裸露在外面,但仍然枝繁叶茂。树干很矮,上面就是枝干,手拉着枝干,很容易就爬上去,据父亲说,在他小的时候就经常爬树摘柿子。

柿子树很高很大,柿子一般都挂在枝干的最远处,单靠人手很难采摘,一般就会用一根长竹竿,在细的那头削出个V字形槽,做成夹杆。人在树下举着夹杆,用V形槽把连接柿子的小枝夹住,夹杆转动90度,小枝连同柿子就被摘下来了,就这样大半天才能摘完一棵树。

摘下来的柿子被装进框里,用架子车拉回去准备加工柿饼,还有个别在树上就熟透了的柿子,通红里面带点黄的,甚至可以透光,外皮还有一层萌萌的白色,看了就能让你垂涎三尺。毫不客气去掉柿蒂,掰开柿子,汁液就流了出来,迫不及待得送到嘴边,用嘴猛得一吸,果肉连同汁液就顺着喉咙下去了,比蜂蜜还要香甜。熟透的柿子很软很软,不小心就会从夹杆上掉下来,摔在地上就成一滩了。

硬的柿子被用来做柿饼,我家每年都做,所以一点也不陌生,但以前柿子少,做成柿饼大多是家里自己吃,或者赶到过年时当做年礼送给亲戚的,不像现在都成产业化了。

拉回来的柿子要削皮和挂到架上,这属于有技术难度的,我们小孩不会干,我们的工作就是剪掉柿子上连接的多余树枝,只留下柿蒂,和后面的T形短枝,好用来往绳子上挂。母亲是削皮的主力,也是专家,她用刮土豆的削皮器麻溜得刮掉柿子表皮,刮掉皮的柿子表面渗出一层晶莹的糖汁,在阳光的映衬下格外水灵。

父亲从院子后面扛过来几根木头搭个柿饼架子,一根长的木头被架在上面,离地大概三四米高,然后找来好多尼龙绳,两三根拧成一根粗点的绳子,搭在架子上,两边各垂下来一个绳头。

削好的柿子,从绳子底下开始挂起,一直挂到架顶。把柿子的T形把从拧起来的绳子中间穿过去,然后打个结就好了。过程中要不断的在梯子上上上下下,弯腰又起身,不断的重复,挂完柿子就搞得腰酸背疼了。

以前柿子少,整架挂满大概也就十来串,划不来搭专门的柿饼架,都是临时的,遇见刮风下雨的就要用篷布盖住,雨过了又揭掉,人来回折腾不说,柿饼也被折腾的成色不好了。现在都是钢管搭的棚子,彩钢瓦做的棚顶,周围用细纱网围住,柿饼根本就淋不着雨了,通风又卫生,所以柿饼颜色也非常好。

柿子被整整齐齐的挂在了架上,这才是柿饼成型的开始,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就在这里度过。可以说它们也是非常娇贵的,环境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太干柿饼口感就硬,后期上霜也很难,卖相就差;太湿容易掉蒂,也容易滋生细菌而发霉。为了养活这些娇贵的主,父母每天都要围着柿饼串“巡查”好几圈,悉心照料。

一般半月时间左右,柿子水份蒸发的差不多了,柿饼外层的果肉就会形成一层新的“皮”,而里面的果肉也已逐渐变成半凝固的状态。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捏形,一方面捏出柿饼形状,一方面检验柿饼里面果肉的状态。

时值初冬,柿饼在零下5度左右的室外,通过朝夕的温差,柿饼外皮上的糖分不断结晶,形成一层薄薄的“霜”,这就是柿霜,非常的甜,这时就要把柿饼下架了。下架也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序,柿饼被一个一个的从绳子上取下来,用剪刀剪掉柿蒂后面的T形把,然后整齐的放在瓮里,盖上一层厚布封口,就这样捂霜,没几天柿身上就会变得雪白,柿饼就做成了。

装满一盘刚做好的柿饼,泡上一壶酽茶,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边,看着着满柿身的白霜,品尝这人间的美味,感受这辛苦换来的成就感,嘴里回味嘴里的甜蜜,心里美滋滋的。有时候在想,老祖宗怎么这么聪明,怎么能知道这样还能做出来比柿子更好吃的柿饼?

我们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了祖先的手艺,感受着那份辛苦后的甘甜,也许这苦尽甘来的过程就是人生的意义。

近几年互联网电商的兴起,为柿饼销售打开了市场,柿子的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大。小小的柿饼通过众多的快递和物流车,源源不断的送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富平柿饼美名远扬,更成了县里的金字招牌,还要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柿子产业论坛。每年10月底,柿饼加工的场景遍布家家户户,好不壮观,也引来不少外地游客的驻足,一不小心还带动了旅游业。

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经济的腾飞,乡党们的腰包比以前鼓了好多,但我是能深切感受到这背后的艰辛。虽然我不常在农村呆,但每年从不缺席这场壮观的收获季,因为那是我的家乡,我要祝愿家乡的柿子产业蒸蒸日上,更要祝愿乡党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和这柿饼一样甜蜜!

作者简介

云涛:富平曹村人,常年在外地工作,热爱家乡,向往田园生活,小时候节俭的农家生活对自己人生影响深刻,做一个朴实无华的人。

        富平柿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