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科农果业种植专业合作 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推动力

0 Comments
富平柿饼网

富平科农果业种植专业合作 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推动力

富平科农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属省级、国家级示范社。在2007—2020年期间,科农旗下发展家庭农场89户,合作社共建苹果示范园14800亩,粮食规模种植面积达到16500亩,技术服务面积25万亩,涉及富平县的张桥镇、刘集镇、到贤、梅坪镇、庙底等五六个乡镇。这种大规模、标准化、立体服务的做法,对破解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进城务工后土地谁来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短腿、农业发展资金瓶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利益与农民共享,通过对农业产前、产后立体化服务,替民解忧、填补了公益农技服务推广体系的机构不健全、人才不足,机制不活、服务功能不强的短板。解决了单一经济组织代办不了,政府部门包办不了,农户自己操办不了的难题。给陕西土地规模化经营找出了一条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目前,科农种果业植专业合作社有社员 135户。合作社自身经营土地6000余亩,旗下有中哈友谊苹果园5000余亩,自种小麦1000多亩,合作社有果库、粮库等固定资产四千余万元,技术服务土地8000亩,对当地农业社会化服务具有一定的推动力。

  6月下旬,记者有幸采访了富平科农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兼董事长仵继纲。

  仵继纲原本是搞农资经营起家的,20世纪九十年代,当看到农药、农资厂商为获取暴利、不停更换药名、农资价格暴涨的情况,长期与农民打交道的仵继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法设法,多方筹资,成立了“三秦农资联销网”,注册资金5000万元。网络覆盖陕、甘、晋、豫4省39个县。通过“统一招标、集团采购、确保质量、降低价格、让利农户”等举措,当年发展连锁店600余家,年销售收入达2.4亿元。净化了农资市场,降低了农资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

  但货真价实只是破解了农业投入源头问题,并不能解决科技富农的全部问题。从2003年开始,科农公司一班人在仵继纲的带领下,顺应农业产业发展要求,紧扣域情,由松散性科农果业协会更名而来的紧密型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社员的办社模式,通过传播新观念,推广新技术,推行精管理的立体化全程服务,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引导农民走上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技术化支撑,定制化服务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在管理方面,遵循品种、技术、物资、管理、品牌“五统一”原则。在富平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集中连片流转土地,以30-50亩为一个方块,每亩地年承租费用800元,又按照原地价800元承包给家庭农场或种植大户,实施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几年后,科农公司先后在到贤镇建立苹果示范园5000亩;在底庙乡建苹果示范园100亩;在梅坪镇十八坊、王湾村等地建苹果示范园1000亩;在张桥镇、刘集镇建柿子示范基地1000亩;在到贤镇建砀山梨示范园1000亩;对接“一带一路”建中哈示范苹果园5000亩。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物资,统一管理,打造有机苹果基地认证,使梅坪镇十八方标准化示范园跨入省级绿色苹果示范基地行列;到贤镇苹果、酥梨跻身省级无公害示范基地。示范基地社员亩均果业收入高于非示范园两到三千元。促进了果业发展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为推动富平苹果栽植突破10万亩,跻身国家苹果标准化示范县、全省果业十强县的迈进,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建立千吨果品气调库一座,建立十万吨级果品交易市场一处,做到旺储淡销,货畅其流。

  在粮食种植方面,合作社当时流转来土地大约近25万多亩,同样是800元一亩流转进来,再流转给大户或家庭农场。经过几年努力,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89户,合作社粮食规模种植面积达到16500亩。所有土地均按照现代化、标准化种植要求,推广技术服务。

  2017年后,因粮食价格、诸多因素影响,各种业务逐步减少,走向衰退期。目前,公司有自建粮库一座,有自建烘干设备。

  搭建平台 整合服务结硕果

  几年来,科农果业专业合作社按照“贴近市场、农超对接、突出重点、注重服务”的原则,筑牢做优三大平台,着力探索“农技、农资、品种繁育供应,农产品销售一站式全程化服务”的运营商模式。开通免费服务热线、免费发放《三秦果农报》、组建技术服务团队下乡培训,与富平县执教中心联合开办二年制科普惠农大专班,总共培养了2200余名有一技之长,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职业农民。

  建立三秦联销网络农产品销售子平台,合作社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窗口,联系省内外客商,采取基层连锁店收购,合作社总部批发的原则,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增加社员的经济效益,年销售果品5000吨;加上农资销售三个子平台的建立,提高了合作社为农服务的能力,拉近了为农服务的距离,促进了农民增收。合作社相继荣获中、省、科协“科普惠农先进单位”“科普惠农先进集体”称号。

  通过几年努力,基本实现了种苗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品牌化。注册了“吉冈寿康柿醋”“三秦绿果果”“秦健黑面”等商标,合作社建立示范园14800亩、示范户588户、技术服务面积25.8万亩。合作社成员亩均增收30%,科农公司被陕西省农业厅评为: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果业专业合作社被主管部门评为:国家示范合作社和百强合作社。公司董事长仵继纲先后荣获“感动陕西十大人物”“陕西有突出贡献专家”等殊荣。

  扶贫帮困挑大梁

  富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公司按照精准脱贫的要求,始终坚持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并重,把脱贫攻坚作为神圣的使命尽职尽责,强化培训贫困人口技能,吸纳有劳动能力的人到园区劳动,利用量化贴息贷款入企入股分红,入股分红扩大到农产品加工、农机耕作、农机服务、农资采购等领域。近年来,公司累计培训贫困户3150户,流转土地5378亩,园区用工580人。托管500户,捐助农资10万元,为县域人口同步够格脱贫、步入小康提供了多元化增收渠道。

  今年种粮食赚钱了

  提起科农公司的过去,仵继纲坐在沙发上,慈祥的脸上流露出几份难以掩饰的自豪感。那天,他对记者说的最多的话是:粮价太低,一斤粮食还不如一瓶矿泉水值钱。

  仵继纲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这个土生土长的庄稼汉,身上永远不乏勤劳的作风。已经年近七旬的他,精神抖擞,看起来不过50多岁的样子。记者见到他时,他的一身打扮倒是整整齐齐,俨然一个职业经理的模样。但一看脚下,他的运动鞋上竟沾满了泥土。他笑了笑说:“我没事总爱往地理跑。有时回来忘了换鞋。”他会用电脑,会开车,虽然年事已长,但身上永远保持着职业经理人的精气神。

  你问他这几年合作社经营情况咋样?

  仵继纲认真地说:“前几年不行,看着搞得挺大,实际不挣钱。开始挣了点钱,但每一个项目都要求配套资金,挣的那点钱,都配套的差不多了。农业本身就不挣钱。”

  我们从省上、县上有关方面了解到,您对当地农业的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仵继纲谦虚地说,是有推动作用,但也谈不上多大贡献。“主要还是靠政府。我是咱本地人,我很想把我们富平农民搞富裕,把农业搞发达,把啥都搞得好好的,这是人之常情。当时农民种地不挣钱,种地人较少,我们的做法被政府采纳,我们地方政府也号召、鼓励大户规模经营,所以很快就搞起来。事儿也就成了。”

  据仵继纲介绍,当时他们公司旗下有粮食、果业专业合作社89家,服务土地面积2.5万亩。有时人到田间一看,整片整片的土地,都是公司与合作社在经管,心里难免有些自豪感。

  但还是不挣钱,因为他们当时流转土地过于粗放,不管土地能浇不能浇?瞎地好地统一一个价格,都是800元一亩。使一些种植大户收益受损,挣不到钱。加上2016年以后,粮食价格下调,由原来的1.10元下调到一元左右,有的种植户种一百亩地收益只四五万元。加上当时浇地的水价生高,浇一亩地一百元,八十元,一料庄稼浇地二三遍,农资价格也略有抬头,这样,种植大户投入成本高,收效低,使规模化种植受挫。一些种植大户出现退地现象,年年退地,一直到去年,四五年时间,科农公司、合作社仅剩土地1万多亩,就这一万多亩,其中包括五千亩的中哈合作苹果示范园。合作社自己种地1000亩。实际服务、种粮食也就七八千亩。

  当问合作社今年种这一千多亩小麦情况如何时?

  仵继纲说:“今年情况要好些。一个是国家今年粮食保护价格提升了。二一个是今年雨水好,少浇了一遍地,成本减少;三一个是今年丰收了,产量较高。往年亩产一千斤的地块,今年可能增长一百斤。总体来看,我们富平今年亩产增加一百斤的地块较为普遍。这样,种粮大户减去地款和其它投资,一般一亩地应有二三百元的利润,加上秋庄稼的收入,比起往年相对较好!今年不但我挣到钱了,种粮大户也挣到钱了!”(车向斌 张海明)

        富平柿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