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的,肥胖属于营养不良的一种

0 Comments
富平柿饼网

讲真的,肥胖属于营养不良的一种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摄入的要求较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孩子挑食偏食,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营养素比例不合理,导致多种营养问题,如生长缓慢、营养不良、超重、肥胖。
过去认为,营养不良多存在于贫困落后的山区以及不发达地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营养不良似乎越来越少。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疾病因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问题,营养不良的孩子在门诊并不少见。此外,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的普及,生活节奏的增快,能量摄入超标而消耗减少,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导致的肥胖患儿在门诊及病房也逐年增多。
早在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肥胖定义为营养不良,也即营养不良的概念由过去经典的营养不足改为营养缺乏和肥胖,因此广义的营养不良包括:营养缺乏、肥胖、微量营养素紊乱,均是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长期的能量过剩对机体健康极为不利,影响到机体多个系统和组织器官,造成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功能障碍。
2015年WHO报告,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45%与营养不良有关。其中0-1岁的婴幼儿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我国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0-12月龄生长迟缓率接近10%。由此可见,儿童营养及生长发育仍是家长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什么是营养不良?
首先,我们了解下什么是营养不良(Malnutrition)。
营养不良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
①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包括消瘦、生长迟缓、低体重。
②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隐形饥饿)。
③能量过度,如超重或者肥胖。
体重、身高是衡量宝宝营养状况最重要也是最直观的指标,家长们需知道营养不良的标准。
体重低下: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体重的均值>2个标准差。反应急性或慢性营养不良。
生长迟缓: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身高的均值>2个标准差,反应慢性长期营养不良。
消瘦:体重低于同身高、同性别参照人群均值>2个标准差,主要反应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超重: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1-2个标准差。
肥胖: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2个标准差。或者BMI超过同年龄、同性别人群BMI的95百分位。
家长可参考生长曲线法(参考下图)判断孩子是否处于营养不良。方法为横坐标定位孩子的年龄,纵坐标定位孩子的身高或体重,定期规律记录,连点成线,观察生长曲线的趋势。如宝宝长期处于曲线同一个位置或稍微偏离,一般没有问题。但若偏离正常的曲线位置过多,同时发现宝宝逐渐消瘦或肥胖,说明宝宝生长可能有问题,建议尽早来营养科就诊,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
哪些原因会造成营养不良?
摄入不足
因食物中蛋白质和(或)能量的摄入量不能满足身体的生理需要而发生的。其主要原因为饮食不当和摄入不足,如婴儿期母乳不足,而未及时和正确地添加奶粉;如奶粉配制未按照标准,过于稀释;未按时和适当添加辅食;骤然断奶,婴儿不能适应或拒绝新的食品。不良饮食习惯,偏食或素食,多食糖果,厌食奶类、肉类、蛋类,长期使用淀粉类食品(如米面、粥),饮食中长期食物成分搭配不当,热能不够或蛋白质太少。
消化吸收不良
多见于疾病状态下,如消化道感染、肠吸收不良、消化道先天性畸形、过敏性肠炎、外科手术后导致的短肠综合征等影响食物和营养的消化和吸收。
需要量增加
如急慢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生长发育快速阶段等可因需要量增多而造成营养相对缺乏;慢性消耗性疾病。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如双胎、早产、因追赶生长而需要量增加可引起营养不良。
04

摄入量过多
食物总量摄入过多、超过消耗,或饮食不均衡、偏爱脂肪或碳水化合物食物,摄入过多的能量转化为脂肪贮存体内,导致儿童肥胖;电子产品的流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也可引起肥胖;遗传因素也可导致肥胖。
营养不良有哪些表现?
营养不足的早期表现是孩子易疲乏,少动,精神差,体重生长不增或下降,身高增长缓慢或不增。严重时出现肢体水肿或腹水,反复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如上感、鹅口疮、中耳炎、肺炎、皮炎,特别是腹泻,常迁延不愈,加重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

严重营养不良的婴儿可发生自发性低血糖,若诊治不及时可致猝死。营养不良常合并营养性贫血,还可有多种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D缺乏等;大部分患儿伴有锌缺乏。

肥胖患儿常合并脂肪肝、脂代谢异常以及糖代谢异常,甚至糖尿病。也可造成行为和认知缺陷,自卑、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成年慢性病发病率增高,影响最终寿命。

怎样治疗和预防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孩子要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防治合并症,增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慢性营养不良需要长期治疗,详细治疗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就诊营养科,专科医生进行全面营养评估后,针对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量身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

营养不良的预防更重要,预防工作的重点应是进行营养指导,宣传合理的喂养知识,注意卫生,预防疾病。

01

合理喂养

大力鼓励母乳喂养,生后6个月内完全母乳喂养,5~6个月应逐渐按需添加辅食。辅食添加过程中注意完善辅食种类。母乳不足者,或不宜母乳喂养者应采取02

防治疾病
改善个人和环境卫生,防止急、慢性传染病的发生,注意食具的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按期进行预防接种,对于影响摄食的疾病尽早治疗,如手术治疗唇裂、腭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心脏病等。
3

生长发育监测

应用生长发育监测图,定期测体重并在生长发育监测图上标出,如发现体重增长缓慢、不增或下跌,应及时寻找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04
合理安排生活作息
保证睡眠,适当的户外运动和身体锻炼,使宝宝生活具有规律性。

        富平柿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