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的卧室里,手机屏幕的光晕映着你泛红的眼角。连续刷剧 3 小时后,眼眶像被攥住般阵阵胀痛,你随手抓起眼药水滴了两滴,心里想着 “忍忍就好”。
但在富平泽明眼科医院青光眼专科门诊,这样的 “忍忍” 曾让多位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青光眼就像潜伏的小偷,早期悄悄偷走视野,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视神经可能已造成不可逆损伤。” 每年因忽视眼胀、头痛等信号而延误治疗的患者不在少数。
一、身体发出的 3 个 “求救信号”,别当 “眼疲劳”
青光眼的可怕之处在于早期症状隐匿,但身体总会释放一些 “预警信号”,尤其在熬夜用眼后更明显:
1. 夜间眼胀伴头痛
关灯看手机时突然出现眼眶胀痛,同时牵扯同侧太阳穴疼痛,休息后仍不缓解 —— 这可能是闭角型青光眼的典型发作表现。富平泽明眼科临床数据显示,约 68% 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首次发作集中在 22:00 - 凌晨 2:00。
2. 看灯出现 “彩虹圈”
夜间看路灯、屏幕光源时,发现光源周围出现彩色光环(医学称 “虹视”),这是眼压升高导致角膜水肿的特征性表现。我院曾接诊过一位 17 岁高中生,因熬夜打游戏出现虹视未重视,3 个月后确诊为开角型青光眼。
3. 余光 “消失”
走路时频繁撞到门框、上下楼梯看不清台阶边缘,这些都是视野缺损的早期症状。青光眼会先损伤周边视野,就像透过逐渐缩小的管道看世界,等到中心视力受影响时已属晚期。
二、3 步家庭自测法,在家快速排查风险
当出现上述信号时,可通过富平泽明眼科医师总结的 3 步自测法初步判断,但需注意:自测仅为风险预警,不能替代专业检查。
第 1 步:指尖测硬度
闭上眼睛,用食指轻触眼球(力度如按鼻尖),正常眼球应像充足气的乒乓球有弹性。若触感硬如额头,或双眼硬度明显不对称,提示眼压可能异常,需 24 小时内就诊。
第 2 步:单眼查视野
遮住左眼,右眼注视正前方的水杯;保持头部不动,用余光观察杯子左侧的筷子、右侧的勺子是否清晰。两侧视野模糊或范围缩小,可能是视神经受损信号。
第 3 步:记录发作规律
准备 “眼健康日记”,记录:眼胀发生时间(如凌晨 1 点)、持续时长(如 20 分钟)、缓解方式(如闭眼后减轻)、伴随症状(如恶心、头痛)。我院医师可通过日记快速判断是否为青光眼特征性发作。
三、泽明眼科 3 大筛查优势,精准捕捉早期病变
“约 30% 的青光眼患者眼压始终正常,仅靠自测极易漏诊。” 富平泽明眼科视光中心主任指出,专业筛查需结合多项指标:
1. 全面眼压监测
采用进口动态眼压计,每 2 小时记录一次眼压(全天共 6 次),精准捕捉夜间眼压高峰(青光眼最易发作时段),比单次测量准确率提升 40%。
2. 视神经 OCT 扫描
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清晰显示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能在视野出现缺损前 3-5 年发现早期损伤,这是我院筛查青光眼的 “黄金标准”。
3. 24 小时绿色通道
针对突发眼胀、头痛的疑似急性发作患者,我院开通夜间急诊通道,30 分钟内完成眼压、房角镜等关键检查,为急性青光眼争取 “48 小时黄金治疗期”。
四、熬夜党必看:4 个护眼细节降低发作风险
富平泽明眼科医师结合临床经验,给深夜用眼人群 3 点建议:
环境光调节:开一盏 5-10 瓦的暖光台灯(放置在屏幕侧后方),使环境亮度与屏幕亮度差控制在 3 倍以内,减少瞳孔频繁收缩。
用眼节奏把控:采用 “30-30-30 法则”—— 每用眼 30 分钟,看 30 英尺(约 9 米)外物体 30 秒,我院门诊数据显示,坚持该法则可使眼疲劳引发的眼压升高风险下降 58%。
高危人群管理:40 岁以上、高度近视(≥600 度)、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建议每年到院做一次 “眼压 + OCT + 视野” 三联筛查,我院针对这类人群推出专项筛查套餐,含 12 项眼部参数评估。
青光眼造成的视力损失无法逆转,但早发现可保留 90% 以上有用视力。富平泽明眼科提醒:若出现夜间眼胀、虹视等症状,或自测发现异常,可通过我院微信公众号预约专科门诊,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团队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毕竟,能看清凌晨的剧情,更要能看清明天的晨光 —— 你的眼睛,值得被认真守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