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庄里婚姻习俗和渭南各县区的彩礼
旧社会,庄里域内婚姻习俗繁多,礼仪程序包括提亲、合亲、换帖、过礼、合婚、拜祖、迎亲、拜堂、入洞房、坐席、闹房、谢媒、拜谢乡邻、送饭回门、熬十等,此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民国初年,一份彩礼为24两白银,穷苦人家24块银元。民国后期,一份儿彩礼为240元。彩礼除礼金外,还有各种衣服,首饰等附之。行礼一般要进行三次,即“三程礼”。 (资料来自巜富平年鉴》)首程礼除送一部分彩礼外,还要送四色礼(包括耳环、戒指、手镯、银项圈儿),也有衣料、丝线、银元、鞋袜等;二程礼除送余下彩礼外,男方要抬食,送蒸食、油炸食、银器和衣物。衣物鞋帽皆为四到六套双数,寓意成双成对儿;三程礼一般棉花十斤(意思是粘亲花)、私信一封(意思是千里姻缘一线牵)、镜子一面(意思是心如明镜)。
解放后,提倡移风易俗,订婚之俗较前有所改变。在农村包办婚姻、三媒六证、门当户对等陈旧观念依然普遍存在。男女双方见面互相赠送见面礼,女方看屋里,男方要设席款待。聘礼以份计,每份240元。随着人们生活的普遍提高,聘礼也由数百元上升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给女方的衣物,多以身数计之,一般四至六身套装服。
二十世纪末,当地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自由恋爱普便出现,男女双方谈定之后,男方家庭托媒人去女方家提亲。订婚时,女方要求买三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齐备,礼金万元左右,流行时装数身,另有手机,高级化妆品等。订婚宴一般会选择良辰吉日在男方家或者镇上的酒店举行。
近十余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订婚时,女方要求必须有房有车。多数要求在镇区或县城购置房屋。男方给女方的聘礼也多选择吉并数字六万六、八万八、九万九等,订婚时双方主要亲人出席,仪式更加简化。
订婚送完彩礼后,男女双方各自准备结婚。男方称完婚、娶媳妇;女方则称嫁女、打发女等。现通称结婚。结婚前,选定吉日通知女方家。婚期之前数日,男方置办简单酒席邀请左邻右舍帮忙,俗称“请相奉”。同时,请长辈主持婚事,请村中知书达礼之人做相奉头(又称大总管)。然后由相奉头拟定执事分工人名单,由主家一一登门邀请。接着开始搭彩棚、搬桌凳、请厨师、蒸喜馍、请乐人、发喜帖、贴对联,布洞房、设花堂等;女方家也进行请伴娘(梳头的,一般由有男孩的妇女承担)、发喜帖、做陪嫁、置衣裳、开脸净面(理净额头上的汗毛)、上头(盘头)等准备事宜。
结婚的前一天黄昏,需到祖坟祭祀。晚上男方则请相好的朋友在洞房中说笑谝闲传或打牌取乐,谓之“烘房”、“暖坑”同时于完婚的前一日,男方由媒人送女方家一对大红衣箱,俗称“送箱子”。箱内装有红色包袱,裹着女方上轿时穿的“等身红”衣服,一块红绸或红平布"花盖头",以及其他酒肉之类食品等。
结婚之日,新郎请傧相骑马引花轿迎亲。新娘头顶红盖头,花轿启程前,嫁妆由相奉(男方帮忙的)抬着徐徐前行。花轿起程后,新娘家长一路抛撤纸钱(一般由女方舅执行),送嫁宾客队伍随后。是谓“送女”。嫁女花轿行至中途,若与其他嫁女花轿相遇时,双方新娘要互换礼物,一般是互赠手绢。
花轿至男方村口时,新郎由侯相陪同披红插花相迎,先向挡在轿前的少儿发送红包(早年一角两角,之后为一元至五元不等),随后引花轿至家门前。在欢乐的鞭炮鼓乐声中,新郎给新娘“缀身钱”。伴娘搀扶新娘脚踩红毯,徐步进入洞房。进门时,新郎要给新娘头上插筷子,意思是“快生贵子”。新娘上炕坐定后,新郎轻轻地踢新娘三脚击三掌,示以“打成的媳妇揉成的面”。然后用擀面杖挑去红盖头,视为夫妇正式公开对面。
双方客人入席后,新婚夫妇举行婚礼,拜天地,拜祖先,拜高堂,夫妻交拜。宴席开始后,新婚夫妇给双方贺客按辈份行礼,执盏敬酒,贺客中长辈以钱物回赠。晚上闹洞房,庄里有“三天不论大小”之俗。次日新婚夫妇由家族兄弟或姑嫂带领,分别拜谢全村左邻右舍,谓之“认门”。婚后第三日,有侯相带领新婚夫妇抬着食物,拿着礼品去女方家,俗称“回门”。完婚的第十日,女方家兄弟或家长接女儿回去,在娘家住十天左右,俗称“熬十”。
新中国成立前,庄里婚礼与别处有所不同,男方娶妻要到轿铺子租轿。租来的轿子里面养着一只大雁,大雁是忠贞的象征。轿子有华丽的也有一般的,主家根据自己的家境而租用。旧社会庄里女子结婚大多年龄为十七八岁。在结婚当天,新郎家迎亲,要备礼品,一份大肉(敬女方祖先),有芽子的长莲菜(寓意连理生子,丝情不断),以及点心、酒、烟等送给岳父岳母。陪新郎一起来的除了那些宾相还有一个“逮鸡娃”,手里提着一只脖子上绑了红绸子的红公鸡,据说是为了把新娘的魂引回去。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男女双方结婚前领取结婚证,婚车主要以马车为主,结婚礼仪较之前变化不大。上世纪70年代以后,婚车逐渐变成手扶拖拉机,女方嫁妆以缝纫机、自行车为主。进入90年代,镇内结婚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之风开始盛行。
结婚时要求住的是平楼房,室内拥有现代化的陈设,席梦思床,高档沙发,组合式家具,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等应有尽有。最讲排场的迎亲需数辆小桥车,甚至数十辆车队接送。在大酒店摆设宴席,晚上演电影、唱大戏,异常铺张。结婚花费少则万元,多则数万元,农村结婚少则数千元,多则万余元。
21世纪初,结婚礼仪具有了中西合璧特点。城镇、农村都要举行隆重的结婚仪式。新郎亲自去女方家迎接新娘,新娘着婚纱,新郎着礼服。请专业司仪主持全程,有摄影师录像,用名牌小轿车车队迎接新娘,在大饭店举行婚礼已成常态。也有农村人在自家搭设婚礼场景,请司仪主持举行婚礼,鼓乐喧天,广场舞助兴,热闹非凡。
婚礼当天在主家吃早饭,婚礼司仪安排车队出发,举行出发仪式,父母给儿子披红,鸣炮迎亲。到新娘家门口再放炮、叫门、新郎求婚、搬嫁妆。新娘全家照全家福,新郎抱新娘上车,返回新郎家。到新郎家门口放喜炮,喜公公、喜婆婆画妆迎接新娘,新娘被新郎抱下车进入婚房。新娘的嫁妆多为电脑、电动车、液晶电视机等,甚至还有小汽车。嫁妆进门要有主人家的红包才行,等新娘和送女贺客进了门,司仪在婚礼进行曲中主持婚礼。男女双方交换结婚礼物,讲述恋爱经历,证婚人正婚,双方父亲祝福孩子,重要亲戚为新郎新娘披红送吉祥。仪式结束,男女双方家庭合照全家福留念,喜宴随即开始。新郎新娘(换上敬酒服)宾客敬酒,重要宾客为新娘新郎送上红包和“早生贵子”、“白头偕老”祝福语。
如今,由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影响,造成男女比例失调,出现了大量的单身男性找不到配偶,引发了巨额彩礼的现象,而且愈演愈烈。许多家长因为孩子的婚姻买车购房,背负了大量债务,对家庭的合睦与安定极为不利。随着政府的干预和各种地方政策的出台,这种现象有望得到扼制。(部分资料来源《富平县志》2013版、《庄里镇志》)
渭 南 各 县 区 的 彩 礼
时令已进入冬季,年关也越来越近,在外奔波的游子也将陆续开启回家模式,当然也到了一年当中结婚的“高峰期”。而大龄单身青年们又到了遭受来自七大姑八大姨安排的各种相亲。那么你知道渭南各县区彩礼都是多少?
据网络统计
韩城
7万到10万元
华州
6万到8万元
临渭区
平均6万元
华阴
5万到8万元
潼关
一般6.6万元
或者8.8万元居多
大荔
5万到8万元
澄城
6万元起
合阳
5万到10万元
富平
5万到10万元
蒲城
6万到10万元
白水
5万到10万元
这样的价格你觉得靠谱吗?
贵不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