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视力表上能看到 1.0,就意味着眼睛健康无恙。但在富平泽明眼科医院的临床诊疗中,常常遇到一些视力 “达标” 的人,却被查出患有潜在的眼部疾病。事实上,视力 1.0 仅仅代表眼睛能看清远处标准视力表的符号,却无法反映眼睛内部的全部健康状况。不少眼病在早期甚至中期,中心视力都可能保持在 1.0,但此时眼部组织已悄然发生病变,若不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会导致不可逆转的视力损伤。
一、青光眼:视力表 “蒙骗” 下的视野小偷
青光眼是最典型的 “视力良好” 却暗藏危机的眼病,尤其是开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这类青光眼发病隐匿,主要损伤视神经和视野,而中心视力在疾病初期往往不受影响,患者看视力表能轻松达到 1.0。
但此时,患者的周边视野可能已开始出现缺损,就像视野被悄悄 “偷走” 一块,只是由于中心视力正常,很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视野缺损会逐渐扩大,最终累及中心视力,导致失明。而且,青光眼造成的视神经损伤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将无法挽回。
富平泽明眼科医院的专家提醒,青光眼的早期信号可能并不明显,但如果出现眼胀、头痛(尤其在傍晚或暗处)、看灯光有虹视(彩色光环)等症状,即使视力良好,也应及时就医检查眼压、视神经和视野。
二、黄斑变性(干性早期):悄悄侵蚀中心视功能的 “隐形杀手”
黄斑是眼睛视网膜上负责中心视力和精细视觉的关键区域,黄斑变性是导致中老年人视力丧失的重要眼病之一。在干性黄斑变性的早期,患者的中心视力可能仍保持在 1.0,看远处物体清晰,但此时黄斑区已出现玻璃膜疣等早期病变。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逐渐出现视物变形、中心视野出现暗点等症状,中心视力才会明显下降。而到了湿性黄斑变性阶段,可能会因黄斑区出血、渗出,导致视力急剧下降。
干性早期黄斑变性的早期信号可能包括看东西时色彩不够鲜艳、阅读时需要更亮的光线等。富平泽明眼科医院建议,50 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黄斑区的病变。
三、视网膜色素变性:先 “偷” 周边再夺中心的进行性眼病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眼病,主要影响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这种病的特点是早期主要损害周边视野和暗适应能力,患者在昏暗环境中视力很差,周边视野逐渐缩小,就像通过一根管子看世界,但中心视力在疾病早期可能保持正常,视力表检查可达 1.0。
随着病情的进展,周边视野会越来越窄,最终可能形成管状视野,中心视力也会逐渐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目前对于视网膜色素变性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早期发现和干预只能延缓病情进展。
如果出现夜盲(晚上看不清)、走路时容易碰撞到周边物体等情况,即使中心视力良好,也应警惕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可能,及时到富平泽明眼科医院进行眼底检查、视野检查等相关检查。
四、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眼压 “偷偷” 升高的潜在威胁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早期,房角关闭的过程较为缓慢,眼压升高是渐进性的,对中心视力的影响不明显,患者的视力表检查结果可能正常。但随着病情发展,高眼压会逐渐损害视神经,导致视野缺损,若不及时治疗,最终也会导致失明。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的眼胀、头痛,但往往被忽视。富平泽明眼科医院指出,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远视眼、年龄较大等高危人群,即使视力良好,也应定期监测眼压和房角情况。
五、如何避免被 “视力 1.0” 蒙蔽?
定期全面眼部检查是关键
视力检查只是眼部检查的一部分,不能全面反映眼睛健康状况。富平泽明眼科医院建议,普通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压、裂隙灯、眼底、视野等检查;高危人群(如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者、50 岁以上人群等)应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检查。
关注眼部异常信号
即使视力良好,若出现眼胀、头痛、看东西变形、夜盲、视野变窄、看灯光有异常光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切勿因视力 “达标” 而掉以轻心。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保持合理的用眼距离和时间,避免长时间在昏暗或强光环境下用眼,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护眼睛健康。
总之,视力 1.0 并不等同于眼睛健康,很多眼病在早期都可能 “潜伏” 在视力良好的表象下。富平泽明眼科医院希望通过科普,让大家认识到全面眼部检查的重要性,提高对 “视力良好” 眼病的警惕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守护好我们的 “心灵窗户”。如果您有任何眼部不适或疑虑,欢迎到院进行专业检查和咨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