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泽明眼科医院:眼睛非常畏光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在富平泽明眼科医院,曾接待过这样一位 63 岁的阿姨,她戴着墨镜前来,称想配一副眼镜。同事询问其配镜需求时,阿姨表示自己视物清晰,并无视力问题,但就是眼睛畏光,见风还会流泪,希望能配一副既可以挡太阳又能用于看书的眼镜 。
阿姨自述此前曾到盐城建阳眼科检查,视力表检测结果正常,但畏光问题却查不出病因,虽开了几百元的眼药水,使用后却毫无效果。之后又前往南京医院检查,同样未查出问题,医院甚至未开药就让其返回 。
在了解基本情况后,我们尝试为阿姨进行进一步检查。当请阿姨摘下墨镜时,她几乎无法睁开眼睛,待使用遮盖板遮住一只眼睛,等待几十秒后,才能够慢慢睁开一点。随后用瞳距仪测量瞳距,发现其眼睛存在轻微外斜,PD 值为 29/30 。
接着进行裸眼视力检测,结果显示右眼为 0.9,左眼为 0.8+,视力状况相对较好。验光结果为右眼 + 0.50/-0.50x100 1.0,左眼 + 0.50/-0.75x85 1.0。然而,去掉遮盖后,双眼同时看时仍明显畏光 。
为更准确地了解阿姨的眼位情况,我们使用马氏杆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远距离眼位为 10△exo,近距离眼位为 18△exo(下加 + 2.50)。当阿姨佩戴 2△BI 后,双眼视力可达 1.2,且抬头直视屋顶灯光时也不再刺眼。去掉棱镜后虽仍有轻微刺眼感,但较之前已有明显改善,更换为 2△BU 或 2△BD 时也有同样的效果 。
基于上述检查结果,我们为阿姨进行了行走试戴。在试戴过程中,阿姨感觉良好,即使不戴太阳镜也不再畏光,能够正常盯着发光的字,且无其他不适症状。加上下加光后看手机也清晰正常,不怕光且图像无变形 。
试戴结束后,阿姨摘下眼镜,起初也能看清且不怕亮光,但约 2 分钟后,又出现畏光现象,再次戴上眼镜后,畏光症状则立即消失 。
眼睛畏光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因素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眼部疾病因素
炎症性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炎症,可能导致眼睛畏光。结膜炎除畏光外,还常伴有眼痒、异物感、眼红、流泪等症状;角膜炎则可能出现眼痛、视力下降等表现。对于此类情况,需根据具体病因使用相应的眼药水进行治疗,如细菌性结膜炎需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病毒性结膜炎则需使用抗病毒眼药水等.
青光眼:眼压升高可导致青光眼,患者除畏光外,还可能出现头痛、眼胀、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降低眼压、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虹膜睫状体炎:虹膜睫状体发生炎症时,可引起眼睛畏光、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需使用散瞳剂、糖皮质激素眼药水等进行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非眼部疾病因素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眼睛畏光的副作用,如散瞳眼药水、部分抗组胺药等。若正在使用此类药物且出现畏光症状,可咨询医生能否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神经系统问题:如脑部病变等神经系统问题可能影响眼部神经功能,导致畏光。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但如果排除了眼部本身的问题,且畏光症状持续不缓解,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神经系统,如进行脑部 CT 或 MRI 等检查.
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身体对光线的敏感度增加,出现畏光症状。可通过心理调节、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从而减轻畏光症状。
其他因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生理功能会逐渐下降,如晶状体混浊、角膜老化等,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眼睛对光线的耐受性降低,出现畏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可佩戴合适的眼镜,如变色镜、偏光镜等,以减少光线对眼睛的刺激 。
环境因素:长时间处于强光照射或光线闪烁的环境中,眼睛容易受到刺激而出现畏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如需外出,可佩戴太阳镜或遮阳帽等进行防护。
像上述案例中的阿姨,经过检查和试戴发现,佩戴特定的棱镜眼镜能够有效缓解其畏光症状。这表明对于一些不明原因的畏光患者,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和个性化的配镜方案,可能会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
总之,如果出现眼睛畏光的症状,应及时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护眼睛的健康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