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平柿饼

富平柿饼:一枚霜果里的千年匠心

富平柿饼
guanqian guanqian 发表于2025-10-12 14:20:45 浏览43 评论0

霜降过后的富平,漫山遍野的尖柿树褪去翠绿,枝桠间挂满橙红的果实,像一串串垂落的小灯笼,点亮了渭北平原的深秋。在富平曹村镇,68 岁的王根生老人正踩着木梯,小心翼翼地采摘枝头的尖柿 —— 这些果形饱满、含糖量达 25% 的柿子,是制作富平柿饼的 “黄金原料”。
富平柿饼的制作,藏着千年的手艺密码。清晨五点,王根生就坐在院子里的青石凳上,手持特制的月牙刀给柿子削皮。“刀要斜着走,皮薄得能透光,还不能断茬。” 他手腕轻转,橙红的柿皮便像丝带般缠在刀把上,一个柿子削皮仅需 10 秒。削好的柿子要逐个挂在木架上,木架得架在通风向阳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却能接住穿堂风 —— 这是老辈人传下的 “阴阳晒法”,能让柿子慢慢脱水却不流失糖分。
晒柿的 15 天里,每天都要 “捏心”。王根生的手指粗糙却灵活,轻轻捏住柿子的中部,顺时针揉转一圈,让果肉内部形成均匀的蜂窝状。“捏轻了果肉不软化,捏重了会破,得凭手感。” 到了第 20 天,柿子表面开始结出一层薄薄的白霜,这是糖分自然析出的证明。此时要将柿饼放进陶缸里 “捂霜”,缸底铺一层麦秸,柿饼分层码放,每层之间再垫上宣纸,陶缸要盖严,放在阴凉处 7 天,白霜便会愈发厚重,像裹了一层雪。
富平柿饼的好,不止在工艺,更在地域禀赋。这里地处北纬 34°,昼夜温差大,白天阳光充足让柿子积累糖分,夜晚低温又能延缓水分蒸发,加上渭河水的滋养,让柿子自带清甜。王根生说,过去柿饼是过年才能吃的稀罕物,如今村里办起了合作社,统一采购原料、规范工艺,还开通了电商直播。去年冬天,他的柿饼通过直播卖到了广东、浙江,“最远的订单来自海南,客户说吃到嘴里,就想起小时候外婆做的味道。”
一枚小小的富平柿饼,裹着白霜,藏着阳光与风的味道,也装着匠人的坚守与乡愁。每当有人问王根生为何坚持手工制作,他总会指着院子里那棵 30 年树龄的柿树说:“老手艺不能丢,就像这树,得慢慢长,结的果子才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