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与火的史诗|从国际陶艺圣地到文化废墟的沉思

富平柿饼
guanqian guanqian 发表于2025-09-20 15:23:41 浏览38 评论0

关键词:富平陶艺村、唐代鼎州窑、非遗传承、文化地标

在乔山路1号的时光褶皱里,富平陶艺村曾是世界陶艺的朝圣之地。1999年建成的国际陶艺博物馆群,珍藏着50国艺术家的5000余件作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此举办“新丝绸之路”陶艺大展


鼎州窑火的历史回响

考古学家在陶艺村地下三米处,发现唐代鼎州窑遗址。窑工们用富平特有的“红胶泥”,烧制出“雨过天青”釉色瓷器,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波斯。宋代《太平寰宇记》记载:“耀州瓷出富平,其色类玉,声若磬。”


废墟上的文化觉醒

2025年,随着陶艺村拆迁公告发布,艺术家们发起“抢救计划”:将废弃窑炉改造成光影艺术馆,用碎瓷片拼贴出《富平十二景》长卷。策展人陈墨说:“我们不是在告别过去,而是在废墟上种下新的文化基因。”


陶艺教育的未来图景

幸存的陶坊里,孩子们正用3D打印技术复刻唐代执壶。非遗传承人王师傅创新“陶泥+智能温控”系统,让千年技艺与现代科技对话。2024年,富平陶艺体验课入选教育部研学基地名录,吸引万名学子触摸泥土的温度